人有夢想,城亦有夢想。
30年,城市因藍天而美,因湖綠而生,歷經江河時代、高鐵時代,始終追逐“生態河源、現代河源”之夢。
40年,航政、航務管理、港航監督、海事局,名稱幾度更迭,海事人初心不改,砥礪前行,奮斗不止。
2000年12月13日,河源海事局揭牌運作,河源水上交通安全保障邁出重要一步。
十八載櫛風沐雨,十八載春華秋實,自成立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河源海事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以推進“革命化、正規化、現代化”建設,打造人民滿意海事為目標,全面聚焦主責主業,水上交通安全監管水平全面提升,確保了轄區安全形勢和干部隊伍“雙穩定”, 用汗水和心血譜寫了水上安全監督管理新篇章。
據統計,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轄區安全保障27萬艘次進出港船舶、315萬人次水上出行、730萬噸貨物運輸,為河源努力建設全省綠色發展示范區,爭當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走出“生態河源、現代河源”相得益彰的發展新路貢獻出海事力量。
促進監管從“人力型” 向“智慧型”轉變
在河源海事局,打開“廣東智慧海事監管服務平臺”, 可以看到河源水域各大型碼頭的監控信息,船舶航行動態、船舶信息等。據介紹,自2012年開始,智慧海事監管服務平臺在廣東海事轄區逐漸推廣,河源海事局因此也著手建設該平臺。該平臺將電子海圖、衛星圖和地圖相結合,依托大數據,實現集船舶安全管理、水上搜救決策、信息分析處理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管理目標,構建了一個水上安全監管服務“最強大腦”,促進了監管從“人力型”向“智慧型”轉變。
據介紹,目前,全市轄區有船鄉鎮32個,有渡口52道、渡船52艘,各類旅游船艇近百艘。在沒有廣東智慧海事監管服務平臺以前,主要依靠人力、“撒胡椒面”式的傳統巡查監管模式,這不僅成本高企、效果不佳,還常常對正常航行船舶造成干擾。通過視頻監控、AIS系統、VHF基站等信息化設施,這個平臺實現了自定義監管。一方面,可以自定義設定警戒線、禁航區、限速等預警功能規則;另一方面,可以自定義重點船舶,船舶違反相關規則或重點船舶進入特定區域,平臺系統就會自動報警,海事人員就能實現實時管控,提高涉客船舶信息化管理水平和監管效率。目前,轄區自定義船舶200余艘,自主編制100多個重點水域自動預警功能。相當于100多名“智能人”在重點水域全天候、不間斷地執行安全警戒任務。
繪制轄區安全新藍圖
精準管控風險
做好水上安全監管工作,是海事安身立命之本。河源海事局制定出臺水上交通安全風險管理規定,強化源頭治理,建立轄區風險源數據庫,科學辨識、分級應對各類安全風險。結合轄區橋梁多、涉客船密集的特點,建立起“一橋一檔”和渡船、旅游船“一船一檔”等重點安全風險監管數據庫,為日常海事監管提供了數據支撐,實現轄區涉客船舶安全航行多年零事故。
風險管控重在風險排除和治理。河源海事局不斷創新監管手段,重點做好船舶監管工作,嚴把船舶、船員、船公司的源頭治理關,由上至下構建風險管控新格局,筑牢轄區水上安全網,在全局范圍內建立“上下聯動、精準監控、區域聯動、快速出擊”的執法模式。
推進萬綠湖安全體制建設守護民生“政治水”
“廣東智慧海事監管服務平臺”還實現對全市取水口水域的全天候實時監控,可以及時發現并糾正水域內污染水域違章現象。
河源海事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堅持把保障萬綠湖水質清潔作為“最大的政治”,緊密圍繞省、市保護飲用水源地安全指示要求,以民生海事為理念,會同地方各職能部門,采取“加大防治船舶污染投入、建立防污聯動機制、強化船舶現場監管、運用智慧海事”的“四位一體”措施,開展水源地保護。
黨的十八大后,河源海事局爭取上級投入300萬元配備更新防污應急所需的吸油氈、圍油欄、消油劑、可充氣式沖鋒舟等防污染設施設備,倡議轄區旅游船艇公司、船舶運輸公司和政府部門的應急力量,組建水上搜救志愿者隊伍,提升處置突發污染事件的能力。
2016年,河源市水上搜救中心正式掛牌運作,每年組織至少1次水上交通事故應急演習、溢油應急演習或渡船交通事故救援演習。
創新創優服務
實現政務辦理“一站式”
改革之要,在于自我革新的勇氣。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中國籍船舶在國內航行進出港口時必須辦理進出港簽證。去年3月,河源市轄區全面取消了內河船舶進出港簽證,標志著一直沿用的船舶進出港簽證許可制度正式退出歷史舞臺,船員只需通過手機APP向海事部門一鍵報告船舶動態,3分鐘之內便可實現通關,大大節省了往返交通費用。在取消簽證等部分行政審批事項的同時,船舶港務費、船舶登記費等行政事業性收費政策也相繼取消,每年實實在在真金白銀地為企業和船民節省了40余萬元。同時,為了給船民提供更優質便利的服務,河源海事局主動融入“互聯網+”,推進政務改革,將占全局一半的行政審批事項集中在一樓政務窗口辦理,極大地便利了群眾辦事。
18年,不是終點,只是起點,河源海事局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上開掘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勇當河源“示范區”“排頭兵”建設先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