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市長葉梅芬主持召開七屆55次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關于河源市促進學前教育普惠健康發展行動方案等議題。會議強調,要全力辦好學前教育,促進學前教育普惠健康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發展的新期待。
會議原則通過了《河源市促進學前教育普惠健康發展行動方案》。據悉,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和二孩政策實施,群眾對學前教育的需求和要求越來越高,而我市現有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尤其是公辦學位緊缺,無法充分滿足群眾的需求。方案提出,要優化學前教育資源配置,增加公辦和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科學規劃幼兒園布局,保障幼兒園建設用地,扎實推進幼兒園建設,著力解決學前教育學位不足特別是公辦和普惠學位不足的問題。方案還提出,要促進各類幼兒園協調發展,加大學前教育經費投入,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加強幼兒園科學保教,強化幼兒園質量監管等措施。會議強調,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一定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補齊學前教育發展短板,加大學前教育特別是公辦和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推動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會議原則通過了《關于加快促進鄉村旅游發展的意見》。根據意見,我市將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鄉村振興為戰略,以全域旅游為統領,以打造鄉村旅游示范點為重點,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豐富旅游產品形態,推動全市鄉村旅游上檔升級,把鄉村旅游培育成我市旅游產業的重要增長極和特色品牌。會議強調,發展鄉村旅游是促進“農業+旅游”融合發展的重要內容,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一定要強化規劃引領,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提高規劃科學性和指導性;要加強資源統籌,在農業、林業、文化等各方面發展中融合旅游元素,實現全域旅游化;要找準特色打造亮點,加大推廣宣介力度;要加強市場管理和質量管理,不斷提升鄉村旅游品質,推動鄉村旅游持續健康發展。
會議原則通過了《河源市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會議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對方案進行修改完善,通過深入調研摸清我市質量工作存在的問題,找準癥結、對癥下藥,在品牌打造、平臺建設、標準制定等方面有所突破,全面提升我市質量總體水平,推動我市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把河源建設成為全省綠色發展的示范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提供強有力的質量支撐。
會議討論通過了關于河源市非道路移動機械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關于河源市人民政府、暨南大學合作共建深河人民醫院協議以及關于源城區四宗國有建設用地出讓方案等議題。